如果地球真的撞击地球,地球会发生什么?
许多人应该听过“行星撞击地球”这个词。不管他们是真的听到了这种可能性,还是只是为了好玩才说出来的,这表明有一颗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然而,人类历史上从未对地球产生过非常严重的影响。否则,人类可能会遭遇非常严重的灾难。然而,一些科学家最近预测,2022年将会有一颗行星撞击地球,这颗行星相当于一座金字塔。这会给地球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1.行星2022还是与地球碰撞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称,一颗大约埃及吉萨金字塔大小的128米长的小行星可能在2022年5月6日与地球相撞。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美国宇航局刚刚宣布,如果jf1巨型小行星继续其当前轨道,它将于何时与地球相撞。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不远了。
美国宇航局预测这颗128米长的小行星,接近埃及吉萨金字塔的大小,可能在2022年5月6日与地球相撞。科学家已经确定jf1攻击地球的能量接近230吨tnt,是广岛原子弹的15倍。在几秒钟内,JF1会造成毁灭性的灾难,摧毁整个城市,杀死数百万人。
2018年白宫关于小行星撞击危险的报告提到,超过140米的较大近地天体可能对整个区域造成严重损害。这些行星撞击地球的最小能量至少为60兆吨梯恩梯,这比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核武器还要可怕。
幸运的是,报告还提到大型近地天体比小型近地天体不常见,更容易探测和跟踪。
2.扩大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读数
小行星撞击地球是世界上四大突发性灾害之一。研究证明,地球历史上许多灭绝事件都是由小天体的撞击引起的。
将阿波罗9号宇航员变成地球卫士的拉斯蒂·施韦卡特(Rasty Schweickart)说,99%以上能够摧毁一座城市的小行星(以及90%能够摧毁几个国家的小行星)没有出现在美国宇航局的地图上。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有各种方法来阻止小天体撞击地球。
假设一颗皇家阿尔伯特·海尔大小的小行星正朝着伦敦飞去,它本应该被火箭偏转以避免撞击地球,但它撞击纽约的几率为7%。英国怎么能说服美国为了人类的更大利益而冒这样的风险呢?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7月4日报道,将阿波罗9号宇航员改造成地球卫士的拉斯蒂·施韦卡特(Rasty Schweickart)表示,世界需要考虑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并迅速行动。
施威卡特警告说,超过99%能够摧毁一座城市的小行星(以及90%能够摧毁几个国家的小行星)没有出现在美国宇航局的地图上。他参加了上周在西班牙特内里费举行的“斯塔莫斯节”(斯塔莫斯节是一年一度的盛会,由以太网空、科学和天文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参加,讨论主要话题——本网笔记)。他说,“问题不是弄清楚当这些小行星中的一个撞击地球时我们应该做什么,而是撞击何时会到来。”
他告诉一群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科学爱好者:“这和你关系密切。你们都是地球的成员...这在地球历史上已经发生了数百万次。这将在未来发生。但如果我们人类行动正确,这种情况将永远不会再次发生。”
据报道,在重力的作用下,成千上万的星际“移民”已经被驱逐出小行星带,并经常进入太阳系内部。
“我们的早期预警系统是不够的,”施威卡特说。
根据该报告,天文学家自1998年以来已经发现了15,000多个近地小行星,包括大多数最大的小行星,但绝大多数较小的小行星尚未被识别,它们也可能造成大规模的破坏。他说:“这些也是非常危险的小行星。在直径为30到100米的小行星中,我们已经描述了不到1%。目前,我们知道大约93%的天体会导致大规模灭绝。”
他说:“我们对40%的天体一无所知,这些天体可能在大陆层面造成灾难,而不是整个地球。如果我们不了解情况,我们就无法保护自己免受其害。”
好消息是,如果我们确实看到小行星来了,我们有办法让它偏离轨道。第一个选择是使用火箭来实现这个目标。如果火箭不起作用,它可以发射一艘宇宙飞船泰空作为重力牵引器,将小行星稍微拉到一边。在极端情况下,一颗类似电影《世界末日》中使用的核弹就足够了。然而,它可能会将小行星爆炸成许多不可预测的岩石,从而造成致命的破坏。
施威卡特说,最困难的问题是让各国就风险分配达成共识。有时候,转动进入的小行星意味着它撞击地球另一个区域的可能性非常低。
根据该报告,联合国大会就此问题进行了辩论,并将其移交给一个处理泰国空事务的小组委员会,但进展缓慢。历史为不作为的后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1908年,一个直径不到200米的天体撞上了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针叶林。随后的爆炸夷平了大约770平方英里的森林。
3.行星
行星通常是指不发光并围绕恒星的天体。它的旋转方向通常与恒星的旋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一颗行星必须有一定的质量。这颗行星的质量必须大到与球体相似,并且不能像恒星一样产生核聚变反应。
传统定义
2007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组科学家发现了已知最热的行星(2040摄氏度)。
随着冥王星大小的一些天体的发现,“行星”一词的科学定义似乎更加引人注目。历史上,行星的名字来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它们的位置在天空中并不固定空,就像它们在星星中行走一样空。早在史前时代,人类就已经发现了太阳系中肉眼可见的五颗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16世纪后,太阳中心主义取代了地心说,人类意识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颗行星。在望远镜的发明和万有引力的发现之后,人类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已经被重新归类为矮行星)和一些小行星。20世纪末,人类还在太阳系外的恒星系统中发现了行星。截至2016年5月8日,人类已经发现了2125颗太阳系外行星。
新定义
如何定义行星的概念一直是天文学中有争议的问题。国际天文学联盟大会于2006年8月24日通过了“行星”的新定义,其中包括以下三点:
1.它一定是围绕着一颗恒星运行的天体。
2.质量必须足够大,以克服固体的重力,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接近球体);
3.轨道附近的区域必须清理干净,在公转轨道内不能有任何天体比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