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站错队该怎么办?三国王平是这么做的!

孙权曾经问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谁是最好的,你的叔叔诸葛亮还是你的父亲?

诸葛恪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当然是我父亲。

孙权很惊讶,说,你叔叔在蜀都不到一万人。温吴丹和其他人没有可比性。你父亲在这里是一个谦虚的官员,他怎么能比你叔叔更有权力呢?

诸葛恪说我父亲知道和谁一起工作。

诸葛恪的话很精彩。他既没有承认他的叔叔诸葛亮有多能干,也没有说他的父亲不如他的叔叔。这意味着一个人不如他好。这取决于他和谁一起工作。言下之意,尽管我父亲不如我叔叔有才华,但就他和谁一起工作而言,我父亲比我叔叔强。

诸葛恪的话,令孙权心花怒放,孙权死后,诸葛恪能成为侍郎,这并不奇怪。

和谁一起工作确实是个大问题。他不仅关心自己的晋升、未来和命运,还关心生死。

三国时有一个人可以被称为聪明人,因为他两次跟踪错了人。他不仅没有晋升的希望,而且差点死掉。

他是王平。

王平不是高级官员。他只是一名牙科守门员。因为他熟悉关中的地理,所以被曹操选中。他被任命为向导的副先锋,与黄旭一起攻打关中。

黄旭是曹操众多将领中最低调的。他不和别人交朋友或交往。然而,他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自负。

所有自负的人都认为他们有两种技能。他们不听别人的意见,任意行事。因为他们不听王平的建议,黄旭贸然进军战争,结果非常悲惨。

战败的黄旭想把王平当成替罪羊,说他提供了错误的信息,想杀了王平并给曹操一个解释。王平听后连夜逃走,跑前放火烧了黄旭的干草。

用完黄旭后,王平投奔了赵云。赵赟认为王平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把他推荐给刘备。

刘备正此时人手不足。当他听说王平熟悉汉中的地理环境时,他非常高兴。他立即召见了他,任命他为官员,任命王平为局部将军。王平也不负众望,尽力帮助刘备。几年后汉中被刘备控制了。

公元228年,王平跟随诸葛亮北伐。这一次王平成了马苏参军的副手。这个王平也不走运。马苏也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人物。他没有注意王平,也没有考虑他的建议。结果,张合切断了供水,街亭丢了。

用什么样的人,借什么样的光,王平用自负的黄旭,两个用自命不凡的马苏,想不到运气不好。

由于王平在街亭失守后的非凡表现,他尽了最大努力征集败军,组织了一次有效的撤退,尽了最大努力减少蜀军的损失,受到诸葛亮的赞赏。最后,王平去了北大镇当韩安将军。

虽然王平两次跟踪错了人,结果极其危险,但他能够在危急时刻冷静分析形势,及时自救保护自己。必须说王平有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当你跟随错误的人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自己。

>>>>全文在线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抑或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编辑,是出于信息流通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