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门店事件事件的始末如何 因为一颗树而差点引起一场核战争

朝鲜战争后,根据停战协定,联合国部队和朝鲜在38度纬线的基础上建立了南北军事分界线,并将临时军事分界线两侧各指定为两公里以内的非军事区。在举行会谈的板门店地区,双方还在军事分界线两侧设立了一个直径800米的“联合安全区”,停战双方的代表在此不定期会面,监督彼此执行《停战协定》。

在联合安全区,3号联合国岗哨是联合国最北端的岗哨,紧挨着著名的“不归桥”。在三号哨所旁边,有一棵大杨树,高12米,枝叶繁茂。因为朝鲜方面多次试图绑架3号哨所的联合国军事人员,而这棵杨树挡住了3号哨所和另一个5号哨所之间的视线,这可能会影响3号哨所发生事故时的及时救援。

所以联合国部队决定修剪这棵树的枝叶。根据韩国的说法,联合国军队在1976年8月6日通知了朝鲜这次的修整(朝鲜称没有)。1976年8月18日上午10点,六名美国士兵和五名韩国士兵与五名韩国伐木工来到第三个哨所,准备开始修理树枝。根据以前的协议,他们没有携带武器。

不久,朝鲜人民军的朴卓尔上校带领17名朝鲜士兵赶到现场,要求美国停止砍伐树木。但是美军无视他们的警告,中队长亚瑟·博尼法斯(Arthur Boniface)下令砍伐树木。朴哲上校立即通知后方支援,带来一辆载有近20名士兵的卡车,并再次要求美国停止砍伐树木。然而,美国军方继续无视他们的警告,导致双方发生冲突。

三十多人对十多人,朝鲜在冲突中占了上风。朝鲜士兵用手中的木棍和用来砍倒杨树的斧子袭击了美国。他们集中攻击美国指挥官,当场击毙博尼法斯上尉(下图中间的红色圆圈),重伤上尉·马克·巴雷特(下图左上方的红色圆圈,后来死亡),打伤8名美韩士兵,损坏3辆军车。

事件发生后,美国非常愤怒,并计划对朝鲜进行报复。该计划利用另一次砍树作为诱饵,诱使朝鲜停止砍树,然后将冲突升级为战争。可能的行动包括炮击开城的朝鲜军队,攻击和占领开城,甚至使用战术核武器。

通过这次行动,驻扎在韩国的美军进入了二级警戒状态。美国军方已经从美国转移了20架能够携带核武器的f-111战斗轰炸机。驻扎在关岛和日本空军事基地的数十架战斗机在半岛空上警戒。中途岛航母群也已驶入日本海待命。

针对美国的军事行动,金日成也立即发布了“北风1号”战争动员令。陆军和海军空进入战争状态,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8月21日早上6点,由数百名美国和韩国军队组成的联军向不归桥进发。韩国队有几十名跆拳道大师,衣服里藏着冲锋枪和手榴弹。最接近三八线的美军第二师广潭机场已经集结了36架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这些直升机处于待命状态,如果接到命令,可以在5分钟内抵达板门店参加战斗!

在砍伐树木之前,美军向朝鲜发出通知:我们将继续砍伐阻挡我们哨所视线的杨树,并在完成任务后撤离。如果这次行动不受任何挑衅,就不会有问题。早上6点,美国开始砍伐杨树,直到剩下一个树桩。然而,在伐木过程中,朝鲜一直处于观望状态,没有人干预。

树木被砍伐几小时后,朝鲜人民军以最高指挥官的名义向停战委员会递交了一份声明,对8月18日的事件表示遗憾。美国拒绝接受朝鲜的上述声明,因为它并不代表道歉。然而,后来它改变了态度,接受了这一声明。后来制定的突然计划也暂停了。直到那时,核战争的乌云才散去。

总结板门店事件,尽管它以朝鲜似乎屈服而告终。然而,在这起事件中,两名美国士兵丧生,多人受伤,而朝鲜毫发无损。总的来说,美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有趣的是,在38度线附近,双方的摩擦是恒定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朝鲜会利用这一点,这充分证明赤脚的人不怕穿鞋。

一个有趣的故事是,朝鲜后来发现的美军使用的斧子上有奥地利这个词。然而,朝鲜翻译错误地将其翻译成澳大利亚,导致朝鲜中断与澳大利亚的外交关系。事实上,这个轶事也是一个自己的目标。翻译错误是亨德森少校在1975年6月30日的事件。当时,美国陆军的亨德森少校在联合安全区与朝鲜人员发生冲突。前来营救的韩国士兵正在挥舞斧头。这是导致朝鲜和澳大利亚外交关系破裂的斧头。

>>>>全文在线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抑或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编辑,是出于信息流通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