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奖励在战场上做出巨大贡献的将军们,1955年举行了一个仪式。自然,那些能参加颁奖仪式的人可以说是中国的伟人。虽然奖励很公平,但有些人最终还是会得到与自己不一致的排名。为什么?
事实上,每个将军最终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军衔是有原因的。我今天想谈论的人也是一个特殊的人。他最初被授予中将军衔,但最终他只被授予大校军衔。他还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去了战场,儿子被自己埋葬了。
也许很少有人听说过他。他是杨宗胜,也是我们国家的国父。杨宗胜出生在湖南,他的家庭相对普通。即使在他年轻的时候,他的家庭也有一段时间很穷,所以杨宗胜没有钱学习。年轻时,受周围人的影响,他加入了共产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秋收起义开始时,杨宗胜还参加了随后的几次战争,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由于他出色的表现,他被提升到军队里。
杨宗胜主要负责军队的后勤支援。对于一支军队来说,不管没有后勤资源供应有多困难,都不会有好的战斗。这表明后勤供应对一个国家和军队的重要性。同时,既然上面敢把这个任务交给杨宗胜,这足见他个人的能力,至少可以成功完成任务。
杨宗胜非常清楚,在战争年代,国家急需人才。于是杨宗胜也让他的儿子参军了,但是在国民党的战斗中,他的儿子被敌军包围,最后他的儿子被杀了,于是一个年轻的生命在战场上牺牲了。看到儿子的死讯,杨宗胜非常难过,但此刻他没有时间估计他的家庭事务,所以他把孩子埋在悲痛中,继续与敌人作战。
既然杨宗胜付出了这么多,授予他中将军衔低估了他,那么他为什么最终只获得了大校军衔呢?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从来没有无缘无故地任意行事。原来,杨宗胜保护了一个做出贡献的乡绅,他最终为我们党所知。自然,最终结果是他只能被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