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战役打的有多惨 豫东战役的伤亡情况如何

60多年过去了,三年解放战争的硝烟已经烟消云散。让我们通过历史留下的珍贵资料,尽可能多地寻找历史的真相。然而,如果我们再试一次,我们只能接近历史,不能恢复它。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1947年上半年华东野战军发起的豫东战役。

1947年5月,军委命令苏渝兵团(外线兵团)要么南下,要么消灭中原地区敌人的第五军。5月21日和22日,军委给陈、苏、刘邓发了电报,明确了各团在外线的作战任务、参战部队及其指挥关系。电报指出:“消灭五军是夏季作战的中心目标”。“陈毅不参加这场战斗”,“苏羽全权指挥第1、3、4、6、8、11纵队的行动。”这时,苏羽是华野的代理司令员兼代理政委。

当时,外军的七个纵队,包括十多万“特种纵队”,从6月15日到22日花了七天时间才打下开封。直到22日上午,开封守敌才被彻底消灭。开封战役消灭了河南省两个保安旅的3万人,国民党军队第66整编师和第13旅的师司令部也消灭了近4万人,其中包括2.3万名俘虏,类似于徐尤氏在22小时内完成的周村战役的结果。

24日,外军司令部在下一步的问题上大吵大闹,意见分歧严重。因此,苏羽起草了下一阶段的作战计划。首先,他签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要求那些同意他的意见的人联合签名,并在当天19点发布。27日晚,部队发起行动,歼灭了基本由新兵组成的瓯州年军(所谓的第二阶段战役)。虽然他们借助陈毅的内幕消息抓获了瓯寿年,但铁佛寺及其周边地区的有效抵抗却异常激烈。外军干脆放弃了进攻,然后退出包围圈,进攻黄陶博的兵团。

由于时间上的一再拖延,包括长时间的围攻,黄陶博的部队成功而冷静地集结了足够的兵力来包围和歼灭苏羽的外军,并迅速进入进攻状态。铁佛寺第72师在黄陶博的部队到达后也取得突破,使外军遭受双方的损失。即使是在战争中阵亡的士兵的尸体也无法被约束。此后,邱清泉兵团也迅速赶到,背对着外军发起了积极的进攻,使外军实际上陷入了反包围圈。在这种情况下,军委除了命令中原野战军发动撤退掩护外,还命令华北军区河北、山东、河南第一、三独立旅于7月1日南下作战。电报指出,这个订单“极其重要”。我们希望这一命令将立即得到迅速和坚决的执行!”

后来,7月6日,军事委员会打电报给刘邓,指出你必须采取必要的行动,在战斗结束后给苏一大约十天的喘息时间,然后北上休息并采取主动。这非常重要。这份报告的内容意味着,中原部队被严格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发动狙击行动,掩护苏羽的部队突围北方,而不是让邱清泉等部队在外面的军队中惊慌失措。

直到这时,苏羽才发现周围的情况并不好。他说:我们必须在敌军逼近之前结束豫东战役。此后,7月7日晚,在各党派的掩护下,苏羽的外线兵团向北渡过黄河,向已解放的山东地区“进军”,山东地区基本完全解放。豫东战役结束了。战场实际上是留给黄陶博、邱清泉和其他部队去清理的。因此,我担心国家军队后来公布的数字更有说服力。

苏羽向上级报告说,在这场战斗中,外军歼灭敌军9万人,己方伤亡超过3万人。这个数字可能不小,估计没有“中原野战军”和“华北军区”投入作战的两个旅的伤亡数字。然而,战后,苏羽在给军委的电报中从另一面表明,外线兵团的伤亡确实非常严重。

苏羽于1948年8月23日中午向军委报告。电报说:我们西兵团的七个纵队中,除了三个纵队和八个纵队比较完整外,其他纵队既不充实也不完整。在1948年8月27日《晨报》军事委员会的一份电报中,苏羽补充说:自从开封和绥靖战役以来,西兵团的七个纵队没有组成足够的俘虏来补偿伤亡。部队极其不足(每个连只有四至六个步枪班)。尤其是干部伤亡太大,无法补充。许多营连有政治工作但没有军事工作,有军事工作但没有政治工作。但是,营连干部太新太弱,而且班里有很多俘虏。因此,团级和营级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参加这场战役的王必成将军和皮定军将军对豫东战役也有类似的评价:“在这场战役中,我们杀敌伤得太多了。说起来,我们杀了一整师,伤了一整师,但我们的‘三兄弟’(指苏羽外线兵团主力的第一、第四、第六纵队)都残废了。”

因此,既然外军主力残废了,那么说外军参加豫东战役的实际结果是“既不充实也不完整”和“全残废”就更符合事实了。我们可以粗略地推断,如果只有3万人伤亡,情况肯定不会像苏羽将军自己后来说的那样严重。

>>>>全文在线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抑或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编辑,是出于信息流通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