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璐,原名胡守美,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关璐创作了赵丹主演的主题曲《十字路口的春天》。1939年,关璐被中共地下党派往王飞特务“76号”总部,煽动反情报局长李士群。后来,他闯入日本大使馆和海军报道部,共同组织了月刊《女性之声》(Women Voice),成为著名的“红色间谍”。抗日战争胜利后,她被国民党列为叛徒。新中国成立后,她因叛国罪两次入狱10年。当她从监狱被释放时,她仍然被打上叛徒的烙印,直到1982年3月23日被平反后才戴上帽子。前国家安全部部长贾王春为关鲁的传记写了一篇题词:关鲁同志的献身精神是隐蔽战线所必需的。
官路,一个被历史遗忘的名字。在她的身体里,才华横溢的女人、叛徒和特工纠缠了她一生。
20世纪30年代的老上海,关璐和张爱玲、丁玲是三位才女之一。她不仅写诗,还写小说和散文。电影《十字街》的主题曲是关璐写的:“春天花开,兰利格兰瑞格兰瑞格兰特,温暖的阳光空照耀在我的衣衫上……”这首歌唱了一会儿。
然而,1939年潘汉年香港之行中与她长夜的交谈改变了她此后的生活轨迹。
从才女到“叛徒”
1939年,在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下,上海海滩变成了一个“孤岛”。这个闪亮多彩的外表充满了背叛、绑架和暗杀。
此时,关璐是上海最著名的三位女作家之一,另外两位是丁玲和张爱玲。除了创作之外,关璐还翻译了高尔基的《海燕》、《邓肯自传》等许多日后将广为人知的优秀作品。当时,关璐激动万分。面对日本的入侵,她大声喊道:“我宁愿为祖国而战而死,也不愿成为一名民族幸存者!”这样的爱国诗曾为她赢得“国妻”的称号。
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受欢迎的女作家在今年年底突然消失了。当关璐再次出现在上海时,她成了汪伪特务头子家族的一名受欢迎的成员。
到底是什么让她改变了这么多?直到43年后,谜底才完全揭晓。原来,这位名叫胡守美的女诗人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非同寻常的任务——潜入“76号”,查明汪伪政权领导人李士群的真实思想动向,并在适当的时候对他采取对策。
"有人说你是叛徒,你不能保护自己。"
关璐有一个姐姐叫胡秀峰,是中共秘密党员。由于这种社会关系,官路与中共组织关系密切。1933年李士群被国民党俘虏后,他的妻子叶庆忌走投无路,胡秀峰帮助了她,所以李士群一直感激胡秀峰。基于这种关系,党组织原本打算派胡秀峰去,但当时胡秀峰正忙着在重庆工作,推荐她的姐姐关璐。
1939年11月,关璐的小说《新老时代》(New and Old Times)进入了最后的修订,但有一天晚上她收到了中国共产党华南局最高领导人的一条机密消息——去香港找廖承志(廖石是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的负责人)!
关璐到达香港的第二天,两位客人来看她。一个是廖承志,另一个是潘汉年。潘汉年带来的任务实际上是命令官路返回上海,反对李士群。他们和关璐谈了十多个小时。潘汉年最后对关鲁说:“如果将来有人叫你叛徒,你就不能为自己辩护。如果你想保护自己,那就太糟糕了。”关鲁说:“我不辩护。”
她最终被命令离开,悄悄地起航。后来,事实证明她的生活比她想象的更悲惨。
回到上海后,关璐成了王飞特勤局总部的常客。30多岁的关璐看起来很年轻,很高,善于和人打交道。加上恩人姐姐的身份,她很快赢得了李士群夫妇的青睐。
李士群请妻子和关璐去购物、看戏剧和参加各种公共场合。只是有意无意,关鲁投靠王氏傀儡特工的消息传开了。
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首次亮相,激起了文艺界进步团体的抗日热情。关璐以前的许多同事和朋友都斜眼看着她。当他们谈到她时,他们甚至吐在地上。左翼联盟主席蒋希进曾经在路上遇到关璐,聊了一会儿天。她和蒋希进握了握手,说道,“我从来没有去过你家。我完全忘记了你家的地址。”关璐严格按照党的指示,故意疏远剩下的几个朋友。
忍受了两年的屈辱后,她明白了李士群的一些真实想法。这个敌占区的大叛徒对自己的未来非常紧张,尽管他正在杀害和抢劫老百姓。在不确定的年代,他不想让自己陷入绝望。他希望与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做一些好事,为自己留一条出路。
1941年,潘汉年在官路的秘密接触下,在上海秘密会见了李士群。从那以后,日本军队的清野和扫荡全国的计划总是提前送到新四军。
冬天工资太低,买不起木炭。
在完成李士群的反叛乱任务后,关鲁给该组织写了一封信,要求去延安。那智收到一份答复,说回来不合适。上海方面希望关璐留下来,提供有用的信息。
接到消息后,关璐哭了一整夜。哭过后,她振作起来,继续完成组织交给她的任务。新的任务是让她在日本经营的《女性之声》杂志担任编辑。《女性之声》是一本综合性月刊,其社长是一位名叫佐藤俊彦的日本女作家。关璐访问“女性之声”的目的是为了接近佐藤等人,获取一些日本情报资料。
关璐负责小说、戏剧评论和《女声》的杂谈。为了不让汉奸的言论出现,同时保护他们的身份,关璐只能试图编造一些无聊的浪漫文章,占据大量篇幅。这种不用动脑筋的工作对关璐来说真的很痛苦。
在《女声》工作的薪水很低,甚至生活也是个问题。关璐过着节俭的生活,几乎没有早餐,没有肉和蛋,一年到头都处于半饥饿状态。冬天,租来的房子冷得像冰室一样。官路买不起木炭,想卖血。但是医生说她太虚弱了,无法忍受。血液不卖,木炭也不交换。关璐在一个寒冷的房间里度过了一个冬天。
1943年8月,关璐被组织参加“大东亚文学大会”,沿途询问情况。关璐犹豫着要不要在世人面前再次暴露自己叛徒和学者的身份。她终于服从了命令。会议上,日本对关璐的演讲主题是“大东亚共同繁荣”。关璐把话题转到了“中日女性文化交流”上,谈到了一些不相关的话题,比如中日之间的语言障碍,这让每个人都很难交流。将来,我们应该学习更多的语言和其他话题,然后混过去。
果然,关璐参加完会议回到上海后,他在《时事新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当日报试图虚张声势为共荣圈造势时,关璐再次被尊为代表,不耻地去了敌人的首都举行大会。她是一个无耻的女作家,在畸形中长大。”关鲁的“卖国生涯”达到了顶峰。
关鲁在敌营呆了6年,最后等到日本投降的那一天。关鲁回到苏北解放区后,他想重拾热情,继续写作。然而,他发现“官路”这个名字已经成了耻辱的象征,再也不能发表文章了。
比这更令人痛苦的是,关璐收到了爱人王炳南的一封信,这是一封绝交信。当然,这不是王炳南的初衷。他本来要和关璐结婚,但是经过反复的组织研究,他得出结论,关璐是个好同志。然而,由于她的特殊经历,她已经在社会上树立了坏名声。群众认为关鲁是文化叛徒,你从事外交已经很久了。群众都知道你是共产党。如果你们两个结合起来,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王炳南别无选择,只能服从。关璐没想到她所期盼的爱情破灭了,这让她的精神世界崩溃了一半。关璐回到自己的家,伤心地哭了。
一段时间后,潘汉年等人把证明材料送到了官路。关璐正在逐渐康复。但是关璐的不幸还没有结束。1955年,潘汉年受到了错误的对待和监禁,关璐也因此失去了自由。那年她49岁,第一次通过是两年。1967年,关璐再次被捕,当时她61岁,这次是8年。这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彻底打败了关鲁。她患有轻度精神分裂症。思考恍惚时,往往一个人坐在地上,不吃不喝。如果你有点清醒,你将不得不写那些没完没了的解释材料。
出狱后,关璐住在一个1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她过去喜欢干净,但她把房子弄得一团糟,空又窄又臭。1980年5月的一天,关璐突然昏倒在地。她被送往医院,发现患有脑血栓。获救后,她的许多记忆变得模糊不清。她不能再写字了,她的手连笔也握不住了。
1982年,潘汉年被平反,相关的官路也被平反。双方首次明确表示,双方前往上海进行情报工作。有了这个结果,关璐终于松了一口气。几天后,关璐在家吞下大量安眠药自杀了。(资料来源:青年周末)
“解放三十年后,关璐的心里一直很难过。她死一定有原因。”-夏衍
1982年3月23日,北京朝内街203号。
中共中央组织部派人向躺在病床上的关璐宣读了康复决定:关璐的历史已经查清,不存在叛徒问题。......撤销和推翻对关路同志的一切诽谤和谎言。
《决定》还撤销了此前对她的审查报告:“关璐在接受敌伪组织任务期间,没有积极为党工作,而是公开为敌人工作,扮演叛徒的角色。”
在43年的耻辱和10年的监禁之后,叛徒们终于克服了。七个多月后,1982年12月5日,关璐在完成了她的回忆录和老上级潘汉年的纪念文章后,服用安眠药自杀。
在纪念关露的座谈会上,夏衍说了这样一句话:“解放30年后,关露的心里一直很难过。她死一定有原因。”
遗嘱
关路唯一的家人是他的妹妹胡秀峰。
胡秀峰和“76号”日本人、傀儡特务头子李士群的妻子叶庆忌是复旦大学的同学,对叶庆忌很好。中国共产党想利用这种关系来反对李士群。当时胡秀凤姐姐碰巧有另一项任务,所以在1939年秋天,就像电视剧《潜伏》中的“崔萍”一样,无意间,关璐姐姐被送到了“76号”。
许多年后,胡秀峰告诉《官路传》的作者柯兴,我不应该告诉潘汉年我姐姐关于李士群的知识。我应该去76街,然后承受后果,但是我姐姐接管了!"
这个故事在这个家庭中从未被提及。关璐的侄女李川岛向《中国新闻周刊》递交了关璐的遗嘱。遗嘱是在1975年从监狱释放后立的。“我没有孩子,只有三个侄子女儿,名叫李姜康、李苗壮、李川岛。当我生病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从各个方面照顾我。因此,我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女儿。......如果我的心脏停止跳动,我的生活资料和香山东宫村的第二栋房子都将属于我的三个侄子和女儿。”
象山东宫二号于1975年出狱后,被官路以替代工资收购。这是一座平房,有一个小庭院,条件很差,没有自来水,但里面长满了绿树和芳香的花朵。写作时饿了,关璐拿了一张凳子站在枣树下,现在吃了。
1978年深秋,关璐的老朋友去香山的时候,虽然她跑得很慢,但仍然可以看到她“轻盈、健康、平衡”。但是1980年5月1日的中风夺走了她的健康。
为了方便医疗,文化部通过各种努力,终于为关路借用了一间宿舍。朝内街203号的一栋管状建筑,一楼、背阴面和一面墙靠近公厕,白色的灰因潮湿而脱落。冬天中央供暖不热,又建了一个煤炉。地面崎岖不平。两张折叠床,一张给关璐,一张给保姆。
写作的希望破灭了。
关璐搬进来后不久,一位“不速之客”——作家协会的小杨来到了家里。小杨听说关璐很穷,“连保姆都欺负她”,所以他抨击了这种不公平。
她首先安排了一个保姆代替关璐。新来的是一个胖胖的小安徽保姆,名叫金嬴政,憨厚温柔,关璐很满意。
中风后,关璐没有半身不遂,也就是说,他全身疼痛。他经常说疼痛就像刀割一样,他睡不着。小杨和金枭坐轮椅把关璐送到了谢赫医院,但没有查出原因。小杨还请医生帮关璐按摩了一段时间。医生认为关璐的疼痛主要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的,对此他无能为力。
1982年5月,另一位客人来到小屋,是关璐的结拜姐姐陈慧芝。退休的陈慧芝愿意陪伴关璐,帮助她组织回忆录。关璐非常高兴,迫不及待地要求她搬进来。她等不及一天了。
陈慧芝带来了自己的生活费用,帮助关璐拿到工资,支付党费,记账,改善饮食,并敦促关璐多做些活动。
关璐出狱后,这种关系转移到文化部,只拿走了打折的生活费。直到案件得到平反,全额工资才支付。她被授予文学艺术11年级。那时,她侄子的女婿已经是文学艺术3年级了
关璐出狱后,他得到了一万多元的报酬。她给了李姜康2000元,并委托各地的人给李姜康的女儿李若愚买一架二手钢琴。这架钢琴实际上是不准确的,从来没有用过,但直到今天它仍然在李·姜康的客厅里。关璐还给了刘道衡的家人1000元,刘道衡曾经赞助过她的研究。
有时,陈慧芝的女儿姚广广也来看望她的母亲和“五婶”。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五婶”给她留下了虚弱的印象,尤其是“安静”,说话慢而柔和,总是喊疼。她记得有一次关璐请她帮忙买了一件泡泡纱短袖衬衫,还让她自己买了一件,说:“我给你的。”
每个人都给关璐买了一个洋娃娃。金为洋娃娃做了一件背心和短裤。关璐非常高兴。他把洋娃娃放在枕头旁边,用被单盖住,有时还会举起来看一看。
在挤进三张单人床和最简单的家庭用品后,这个112平方米的房间连一张小桌子都放不下。陈慧芝只能在床上写字,这让关璐很不自在。他希望有另一个房间,并写了几份申请,但房子还没有解决。
对关璐来说,最痛苦的事情是她不记得也不写。解放后的33年里,她除了《苹果园》和监狱诗外,没有出版任何作品。她第一次出狱后写的小说被财产所有人抄袭,没有任何下落。在她第二次出狱后,她有雄心勃勃的计划要“用大写字母书写”,但中风粉碎了这一希望。
丁玲带来潘汉年康复的消息
1982年9月15日,阳光明媚。
今天早上,当客人来访时,关璐正在擦拭他刚洗过的头发。她坐在折叠床上,房间里唯一的一把旧木椅放在床的前面作为盥洗台。
作家协会副主席丁玲和她的秘书汪曾如进来了。"她抬起眼睛,惊恐地看着我们。"仔细研究了很长时间后,她哽咽了,“丁玲!你是丁玲姐姐吗?”汪曾如后来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两位著名才女,来自“左盟”时期的老朋友,多年后第一次相遇。丁玲告诉关璐:“我来告诉你一件大事。汉朝很快就要平反了!”
关璐的眼睛红红的:“真的吗?我希望这是一天!中风后,我好几次想到死亡,但当我想到汉朝不公正的监禁还没有得到恢复,泼在他身上的脏水还没有被冲走,我想,我必须活着,我必须等待他的那一天!”
潘汉年曾经说过,“大多数从事情报工作的人没有好下场,国内外的同行都是一样的。”自1939年秋以来,关璐和潘汉年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她去李士群做秘密联络和诊断工作。正是为了给潘汉年的个人形象铺平道路,潘汉年后来被李士群引诱到南京去见汪精卫。这次会议,不敢不请示就报告,最终埋葬了一场灾难。
1955年,潘汉年因被控“叛徒”和“日本间谍”而被捕。关璐是作为这个“反革命团体”的成员被捕的。两年后,他被释放出狱,拒绝给出结论,并被勒令退休。1967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关璐再次与“潘案”有牵连,在秦城监狱服刑八年。1982年,在陈云和廖承志的干预下,潘案终于平反,使她受益匪浅。然而,潘汉年已经无缘无故死于劳改农场。
丁玲表示,她会帮助关璐解决住房问题,并且言行一致。同一天,她去见了作家协会秘书长,建议把官路香山的房子改成城里的一套公寓。她立即回到关璐的住处,告诉她房子有望解决的好消息。
关璐的侄女李姜康和李川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确实提供了一套三居室的公寓,但关璐不想要。对此,丁玲后来说了这样的话:“她的性格在巨大的压力下被扭曲了,这让她什么都害怕。我担心文化部在搬到作家协会宿舍后将不再照顾她。我担心我去医院的时候不能得到一辆车。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充满阳光,但阳光不能照在她身上。”
告别世界
1982年12月4日星期六。
像往常一样,陈慧芝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到女儿家。关璐这次一定已经选择了。在回忆录完成之前,她一直保持沉默。姚广广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哀叹根本没有任何迹象。他似乎做了地下工作。
这一天,回忆录终于完成,纪念潘汉年的文章也写了出来。
关璐告诉陈慧芝,明天一些老同学会来看她。他们会开车带保姆为他们做饭,所以金有一天假。
陈慧芝建议她再给老同学打电话确认一下。关璐坚持不使用它,说已经同意了。"她知道我喜欢鸭子,她来的时候给我带了一只鸭子."
下午,陈慧芝看到关璐情绪很好,建议读读她的回忆录,看看是否有必要修改。这部分主要是李士群写的,题目是“我为潘汉年领导的新四军做了一点李士群的工作”。
关鲁说:“好吧,读我,把手稿定稿,再抄一份给伊美同志。他看完以后会把它送给夏衍同志,然后送给上海市委。”
关璐给伊美打了几次电话,说他有事情要帮忙。两天前,12月2日,伊美来了。关鲁告诉他,他正在写文章,回忆潘汉年和其他有关李士群的资料,整理后寄给他。
伊美注意到关璐床边的塑料娃娃,叹了口气说写作对她来说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因为生病,而且因为没有桌子。”
许多年后,《钢铁是如何炼成的》的译者仍然记得在1936年第一次见到关璐。清晨,在上海法租界环龙路的家中,关璐穿着一件白色长裙,手里拿着一本书,优雅地坐在扶手椅上。他是北平的一位年轻文人,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双手抱膝,甚至不敢靠在椅背上。
1982年12月5日星期日。
李姜康和李川岛都记得天非常冷。
他们接到打车到朝内203号的电话时天已经黑了。关璐是房间里唯一的一个,他的身体仍然很温暖。
回到家后,金首先在官路发现了事故。
李川岛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说,关璐穿着整洁,干净,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看起来苍白而平静,好像睡着了。小床头柜上的碗里有一杯水、两个小药瓶和两个煮鸡蛋。
李川岛的感觉令人难以置信。他从来没有听到关璐抱怨过。他们不相信这是自杀,于是报警了。经过调查,公安机关认定服用安眠药是自杀。
我想为关路守夜,但是天太冷了,我锁上门,大家都走了。只有娃娃陪着关璐。
柯兴写《关鲁传》时,在领导的支持下查阅了许多内部文件。他在书中透露信封里有一张旧照片。照片背面的标题是:你关心我一会儿,我关心你一辈子。下面是一行关于陆川的诗:谁接近一个深深的梦?我是所有年龄的唯一爱人。
照片中的人是王炳南,后来的外交部副部长和关璐的前情人。
这张照片李川岛很熟悉。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她就认识汪炳南。当时,她的家人住在重庆“曾家沿50号”周公府对面。王叔叔晚上偷偷来了。连孩子们都知道他是来打听关路的消息的。王炳南是一个“老陕西”,高大、矮小,穿着黑色中山装,非常敏捷。
当时,王炳南刚刚与德国妻子安娜分居,关璐有一段短暂的婚姻。爱上王炳南是关璐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李川岛在抗战胜利回到上海后,在官路的小屋里看到了王炳南的这张照片。当时,关鲁被党组织派到淮阴新四军,因为他在国民党的卖国贼名单上。
王炳南本来打算终身参观官路,但在登机前被邓鹰巢拦住了。
“那时每周都有一班飞机去淮阴,我想坐飞机去看她。领导层决定暂时不让我走,说是因为她的坏名声。”在纪念关璐的座谈会上,王炳南谈到了过去。王炳南还说,让一个著名的左翼作家成为“文化叛徒”会对群众产生不良影响。现在看来这样的安排是不合适的。
1982年12月16日,关璐的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他自杀了,没有致悼词。王炳南默默地出席了仪式,并向关璐的画像鞠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