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的十大珍宝是什么?这里有三件中国文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边肖去看一看。
说到大英博物馆,众所周知,这个博物馆仍然非常有名。我小时候就听到了。我认为大英博物馆非常神秘,但我不认为这个博物馆有什么阴谋。哈哈,事实上,这是我童年的全部感觉。真正的大英博物馆是什么样子的?事实上,我们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说出我们想说的话,所以今天就不说了。让我们来谈谈大英博物馆市政厅的宝藏。我们来回清点了10件物品。让我们一起分析和揭示秘密。
事实上,大英博物馆市政厅的三件宝物都是中国的,所以在阅读了下面的核能之后,我们不要叹息。
大英国家博物馆(俗称大英博物馆)于1759年向公众开放。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被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目前,大英博物馆大约有5万件展品向公众开放。
据博物馆介绍,这里有56,000平方米,地上和地下各有8层。100多个展厅分为10个展厅,包括古代近东博物馆、埃及博物馆、希腊和罗马。绝大多数展厅位于主层和上层。
-西方文章--
1.市政厅的宝藏——埃及木乃伊
展厅62和63是许多游客进入博物馆后的第一选择,因为这里展出了来自埃及的木乃伊,据说数量远远超过埃及博物馆。大英博物馆里有许多种类的木乃伊,其中大部分都是完全包装和涂漆的,但也有一些是未包装的,完全暴露在空下。除了成人木乃伊,还有儿童和猫的木乃伊。
木乃伊,或“人造木乃伊”这个词是从英语木乃伊翻译过来的,源自波斯的木米艾,意思是“沥青”。在世界许多地方,防腐香料被用来处理尸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尸体变干后会变成木乃伊。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他们的灵魂不会死去,但仍然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因此,在法老和其他人死后,他们都被制成木乃伊。古埃及木乃伊是用芝麻油(或药材)防腐死者的最著名方法。古埃及人用防腐香料防腐尸体。向死者表示敬意。
在古埃及,由于文化原因,国王或大臣的尸体被制成木乃伊,即保存下来,没有高水平的医学水平,这是不可能的。与古代中国不同,木乃伊化甚至成为古埃及的一种时尚。
此外,人体冷冻技术也被一些学者称为现代木乃伊制作技术之一。如果有人死了,他的身体首先被送到一个叫做“服装部”的地方:专门净化身体。尸体用苏打水清洗后,被送到一个叫“奥伯特”(意为纯洁的地方)或“珍珠纳皮尔”(意为美丽的房子)的地方,完成香料的填充。
2.稻草纸上的绘画——阿尼之死之书
阿尼写的《死亡之书》,公元前1300-1200年。这是3200年前画在纸莎草纸上的一幅画。雅尼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出生在新王国的第19王朝。
这幅画作为陪葬品被放在雅尼的墓中,总长度为24米,长达60章。它描绘了死者在来世获得永生所需的咒语和协议。收藏家弗里斯兰于1887年在尼罗河中游基肖尔西岸的墓室中发现,这是草纸记录的许多《死者之书》中保存得最好的。它可以被视为古埃及艺术中最好的作品,也是古埃及生死观的清晰表达。
阿尼写的《死者之书》写于公元前1300年至1200年之间。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市政厅的宝藏。
这幅画作为陪葬品被放在雅尼的墓中,总长度为24米,长达60章。它描绘了死者在来世获得永生所需的咒语和协议。这本书是整卷画作中最精彩的部分,它截取了雅尼在死亡之国的善行和邪恶审判。收藏家弗里斯兰于1887年在尼罗河中游基肖尔西岸的墓室中发现,这是草纸记录的许多《死者之书》中保存得最好的。它可以被视为古埃及艺术中最极端的作品,是古埃及生死观的清晰表达。所谓的“死亡之书”是一个卷轴,记录了死者获得永生所需要的各种磨难、考验、咒语,以及永生的最终画面。它通常是用草纸画的。
埃及死者必须在复活的路上把《死者之书》放在棺材里。死者的书大部分是用纸莎草写的,记录了死者的生活,喜恶,和奥西里斯的审判。
《死者之书》的基本过程是:在阿努比斯的领导下,将身体的“卡”或“巴”留给神和法官,通过冥界的大门,留给“鬼神”奥西里斯,进行“称心仪式”,然后乘坐太阳船,走向复活之路,在来世过着与今生相同的美好生活。
3.三种语言的皇家书信——埃及罗塞塔纪念碑
4号大厅的玫瑰石是大英博物馆的珍宝。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石碑上刻有当时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的圣旨,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书和古希腊文书写。现代考古学家有机会解释埃及象形文字的意义和结构,在比较了各种语言版本的内容后,埃及象形文字已经消失了1000多年。石碑是法国军队在拿破仑1799年占领埃及罗塞塔后获得的,因此得名。在英法战争中,它被移交给了英国。
罗塞塔石碑(也译为罗塞塔石碑),高1.14米,宽0.73米,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的圣旨。石碑上刻有当时希腊、古埃及和流行文字的相同内容,这使得现代考古学家有机会在比较了各种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释已经消失了1000多年的埃及象形文字的含义和结构,从而成为今天古埃及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罗塞塔石碑于1799年由法国船长皮埃尔-福汉索瓦·扎维尔·布加勒斯特在埃及港口城市罗塞塔首次发现。然而,它在英法战争期间落入英国手中,自1802年以来一直保存在大英博物馆并公开展出。
4.幸存者——罗马宝石玻璃器皿(波特兰花瓶)
70号大厅的波特兰花瓶不容错过。你能想象2000年前就能制造出如此精致的宝石玻璃器皿吗?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被认为是罗马时代保存最好的玻璃器皿之一,在1845年2月7日被一个疯子打碎了。它被减少到200多件。尽管后来被修复了,但经过仔细观察,瓶子上的裂缝仍然隐约可见。
波特兰花瓶
深蓝色玻璃上饰有白色图案的罗马花瓶(1世纪)在18世纪属于波特兰公爵。维多利亚时代有许多模仿品。其中,乔赛亚·韦奇伍德(1790)和诺斯伍德(1876)是最逼真的仿制品。
波特兰花瓶是用一种叫做“宝石浮雕玻璃”的方法制作的。这种方法借鉴了宝石雕刻的技巧。首先,刚刚制成但尚未冷却的深色玻璃器皿浸入白色熔融玻璃中,形成浅色外观。然后,它被取出。冷却后,表面白色玻璃层的多余部分立即被去除,露出暗背景色,从而形成浅浮雕装饰图案。
5、英国最老的公民——林道
50号大厅的“林道”可能是英国最老的公民之一。1984年,这具2000年前的木乃伊在林道沼泽的泥炭沼泽中被发现,从此被命名为彼得·马什。那时林道人可能被用作活人的祭品!
-中国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中国损失了164万件文物,这些文物被收集在世界各地的47个博物馆里。大英博物馆是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它收藏了23000件中国文物,并长期展出约2000件。参观大英博物馆必须参观33号馆的中国馆。
6.中国陶瓷-中国中国
最不能错过的是瓷器。从汉唐到明清,青花瓷、钧瓷、唐三彩和景泰蓝都是按年代和产地排列的。它们可能是中国以外最大的中国陶瓷博物馆。展厅里有1700多件陶瓷物品,既实用又有趣。他们的美丽令人惊叹。
大卫花瓶可能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器。顶部附近的铭文表明它们可以追溯到1351年。1935年,珀西瓦尔·大卫爵士分别从两个收藏家那里买下了这些花瓶,让它们重聚。
陶瓷材料主要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常见的陶瓷材料包括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通常具有高硬度但塑性差。除了使用食具和装饰品,它还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陶瓷原料是从地球原始的大量粘土资源中提取出来的。粘土本质上是可延展的,在常温下暴露在水中时是塑性的,稍干可移动,完全干燥可研磨。陶器可以烧到700度制成,并且可以盛水。当烧到1230度时,它会变成瓷器,完全不吸水,耐高温耐腐蚀。在今天的文化和技术中,其使用的灵活性仍然有各种创造性的应用。
7.失落的“珍珠”——敦煌壁画
中国馆的中央墙上有几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画。虽然刀痕依然清晰可见,但很难掩饰它古老美丽的优雅和三位丰饶的菩萨。大英博物馆里有成千上万的国宝敦煌卷轴和经书。除了这幅壁画,在中国馆很难找到其他收藏品。
大英博物馆藏有敦煌藏经洞40,000多份手稿中的13,000份,其中只有三分之一仍在中国。此外,中国《波罗莫经》国宝的最早版本、宋洛翰的三色肖像、宋明的名画和45卷《永乐大典》都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据说,如果加上1973年并入大英图书馆的部分,该图书馆收藏了6万多种中文书刊。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和安溪玉林石窟。历代有552个石窟,壁画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石窟群,内容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内容丰富多彩。像其他宗教艺术一样,它们描绘了上帝的形象、上帝的活动、上帝与上帝的关系、上帝与人的关系,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安抚人们的心灵。因此,壁画的风格有别于世俗绘画的特点。然而,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其民族传统。因此,它们的形式大多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技巧,它们有着共同的民族风格。敦煌壁画也被称为千佛洞。它也是中国四大古洞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8.甘龙皇帝的书桌情人——一幅女性历史的图画
《女史箴言图》是当今世界上最早的中国丝绸画。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职业画家作品之一。它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世界上只剩下两份了,其中一份是宋人复制的,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款式和颜色都不是顶级的。另一个是大英国家博物馆里这个的复制品。
怀斯曼最早藏在清宫,是甘龙皇帝的最爱,藏在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国司令官纪勇从圆明园偷走了它并把它带到了国外。1903年,它被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博物馆中最重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市政厅的财富”并不算过分。
《妇女历史画报》是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一幅丝绸画。原作已经丢失了。现在有唐朝的复制品。最初的12件,由于年代久远,只剩下9件了。它们是丝绸复制品,现在收藏在大英博物馆。
这部作品描绘了妇女的行为,包括冯渊的故事,她挡住熊的去路,保护汉朝皇帝。有这样的故事,班婕妤拒绝加入汉成帝,以防止成帝爱上女人并错误地统治政府。其余段落描述了上流社会女性应该具有的道德情感,带有某种说教的性质。
虽然作品包含了女性应该遵守的道德信条,但对上流社会女性日常生活的描写,如穿衣打扮,真实而生动地代表了高贵女性的温柔和矜持,她们的姿态、举止和穿着符合她们的身份和个性。《妇女历史谚语图》成功地刻画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女性生活状况。
9、新表达包——路易象棋
路易国际象棋由82件雕刻精美的棋子组成,据说起源于12世纪的挪威。它们是在苏格兰外赫布里底群岛的路易斯岛上发现的。棋子“皇后”变得流行,因为它像卡通片“妈妈又打我了”。这次旅行也给了上海观众观看这些“红色网”棋子的特权。我想知道看完这套棋子后,他们还能直视它们吗?
事实上,象棋的体积很小,但它的制作却很精致。大英博物馆雕刻了一个巨大的女王,甚至在冬天到来时为女王戴上了围巾。此外,还有一整套大理石雕刻的象棋出售,但价格并不便宜。
1831年,在苏格兰西海岸的路易岛出土了一堆奢侈品,包括70多枚棋子和其他由12世纪象牙制成的物品。这70多枚棋子后来被称为路易棋子。
社会上普遍认为路易棋子是挪威制造的。每件作品都以小规模的精致雕塑为代表。所有的国王都带着剑跪在地上,但是有些国王留着长发和胡子,有些国王没有胡子。
10、上帝的右手——阿拉伯铜手
这只手的第一眼就被它超现实的结构震惊了。大小和真人的手掌一样合理,五指自然伸展,指节折叠,轮廓分明,手背突出的神经分布均匀。
这只青铜手也是本次展览的焦点。它的手背刻有古代铭文,是由技艺精湛的工匠用失蜡法向上帝献祭而制成的。然而,人们争论的焦点是,如果这只手是死后给的,它的主人是否愿意借用他的右手,请求神灵指引灵魂走向正确的方向?如果它是在死前给的,那么向神祈祷是什么苦祭呢?
这只手和真人的手掌一样大。骨头、血管甚至手指关节上的皮肤褶皱与真人的手掌是一样的。这是用一个人的右手打开模具锻造的铜制手。它可能是死后被切断的,但它可能来自棕榈主人的一生。青铜手的背面刻有古代铭文,是古代也门文字。录音手的主人是瓦哈比·塔拉布,他生活在1700年前。他把这只手献给了一位名叫塔拉布·利亚姆的神和一位与这只手主人同名的神。为了祈求上帝的保护,他把右手给了上帝,然后由熟练的工匠用失蜡法把它铸造成青铜。
1700年以前,全世界的人都相信各种各样的神。随着伊斯兰教的出现,一度分散在整个阿拉伯半岛的当地神灵消失了。这只青铜手是献给塔拉布的拉布里亚姆神的。溧阳是也门的一个山镇,塔拉布是当地人民的守护神。一些不寻常的细节——如凹入的指甲和折断的小指——表明这只铜手可能是由人手塑造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