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的后代 董必武的子孙后代资料图片简介

董吴彼的后代:董吴彼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父,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人。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程东吴彼的后代。

1973年12月22日,中国国家广播电台播出了《人民日报》“革命的好后裔——北京农村知识青年董亮回族的一份记录”的全文。那时,董亮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关于董亮的人生经历,文章只透露了他是“革命干部的后代”,他的行为“得到了父母的支持”。然而,许多住在北京的“高三”学生都知道董亮·辉是董吴彼的小儿子,董是中国共产党的老兵,也是当时的国家代理主席。

28年后,董亮现在在做什么?东吴彼的其他孩子怎么样?

当电视故事片《开国元勋的家庭关系》的镜头对准董吴彼的后代时,作为这部电影的撰稿人之一,作者记下了他们当前的普通生活和对父亲的珍贵回忆。

董良玉,董吴彼的长子

1938年3月生于延安,就读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93年从北京空军区退役

我于1938年3月出生在延安。我出生时,父亲不在我身边。当我父亲听到我在武汉出生的消息时,他非常高兴,给我买了一条粉红色的小裙子。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母亲责怪父亲什么也没买成了一个笑话。当我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看父亲时,我面对一个留着胡子的陌生老人。我不理他,在地上坐了很长时间。我父亲一点也不生气,而是试图靠近我,抚摸我。

梁姐妹出生于1941年。那时候,延安的生活很艰难。冬天,通常很难生气。我和姐姐冷得哭了。我父亲每次从国民党统治区回来都给我们带了些小礼物。他非常慈爱地洗了我们的脸和手。他经常来接我们并亲吻我们。我们渐渐爱上了他,最后认出了父亲。

我年轻的时候没有去幼儿园,但是我跟着我的父亲到处走,重庆,南京,延安,西柏坡...那时候,我母亲参加了延安的大规模生产运动,是一名有两个小孩的劳动模范,这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多了。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爸爸带我去了重庆的曾颜佳。

可以说我父亲是我的第一任老师。那时,没有教科书。我父亲用小写字母写了讲座的内容,把它们钉在课本上,并教我背诵。我父亲是一名严格的老师。除非他能记住每天的作业,否则不准睡觉。他从未向我屈服。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一直住在学校里,和父亲联系的机会越来越少。尽管如此,我父亲在我的教育中并没有放松。每次我回家,他都会从繁忙的日程中抽出时间来听我关于学习和思想的报告。我父亲更严肃,很少开玩笑和讲笑话。在我心里,他是可敬的,不和蔼可亲。

我父亲在世时,我从未参与他的工作。我对他或他的历史角色了解不多。退休后,我参加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董吴彼传》和《董吴彼编年史》。在系统阅读了大量资料后,我对父亲有了更深的了解,并逐渐体会到了他的精神。父亲用他的生活奋斗和个性风格深深地影响和感染了我们。我父亲从小就精通古文。他还擅长押韵诗和书法。他熟悉英语、日语和俄语,尤其擅长法律。然而,他从不为自己是该党的“一大”代表而自豪,并把自己放在一个高级职位上。父亲经常称自己为“布头”、“龙套”和“老牛”。他可以做党需要他做的任何事情。

退休前,一位军士长亲切地提醒我:"老董,你是在寻找一种关系,并在军队再工作几年吗?"言下之意是,我必须想办法找到高层人士来解决职位和级别的问题。不是我干的。我55岁,老的时候退休了。我认为领导者的孩子也是普通人。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除了承担更重的社会责任。

董亮辉,东吴彼

1941年生于Xi,在北京大学学习中国文学,现为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秘书处成员和第九届CPPCC全国委员会成员。

于凉兄弟就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出生。当时,日本飞机不分青红皂白地轰炸和扫射,而我国却不能制造飞机。父亲认为一个国家制造飞机的能力意味着她富有和强大,所以他给他的兄弟取名为于凉。

出于这个想法,当我出生的时候,我父亲继续对“羽毛”这个词发表意见,并给我取名为惠亮。他弟弟出生后,他父亲给他取名惠亮。

解放后,我父亲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飞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当我哥哥上大学时,他选择了导弹无线电控制专业,他非常高兴。1970年,中国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后,84岁的父亲亲自带我们去北京卫星地面站观看“东方红”卫星飞越首都空。可以说,“羽毛”这个词是父亲心中的寄托和期望。

大约在1953年,我们家住在北京鼓楼后面的一座小石桥上,这是一个有一个大后花园的院子。我父亲非常喜欢这座房子。这座房子的建筑布局合理,气魄很大。然而,我父亲决定搬到中南海。

你为什么要搬家?我父亲握紧拳头伸出左手,用右手戳他的食指。他说,“首先,就我一个人来说,必须有一个警卫排。必须有人烧锅炉并运送煤。必须有人跑这么远才能递送文件。它将占用多少人力和物力?第二个呢?我去工作太远了。如果我的家在中南海,我会工作一半,节省一半的汽油。我们的国家很穷!”

此举发生在1958年。我们搬进了中南海怀仁厅东侧的双向医院。不久,王稼祥叔叔的家人也从外面搬进来了。母亲有时去看望王叔叔和朱仲丽阿姨。当晚餐在家里供应时,我所要做的就是打开北窗,对着妈妈尖叫。有几次,我跳窗去找我妈妈。我们两个家庭就像一个家庭。“文化大革命”前,王稼祥一家搬出中南海。很快,炽热的戚本禹突然搬进来。庭院开始显得嘈杂,喧闹,大声的笑声常常持续到深夜。我父母的卧室在第二医院北楼的西端。窗户面向齐本禹住的院子。我不理解“文化大革命”的现象,当我的弟弟梁因不明原因被监禁时,我的父母非常沮丧。这两个老人睡得很少。如果他们能在晚上说话就好了,但是现在他们不能了。墙有耳朵。对父母来说,这种压迫在国民党控制的地区是有过的,但他们没有想到1967年中南海又出现了这种情况。我的乒乓球室位于东墙外的车库里。打球后,父亲经常从球室门口走到中南海。陈伯达的保姆住在舞厅以东三四米的院子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一些人强行打开我父亲进出的大门,用木板钉死在十字架上。我没有事先和父亲讨论,甚至没有发出通知。据说为了安全和保密。在这样的环境下,爸爸妈妈讨论了搬出中南海的问题。

1968年初春,我们搬到了六堡口附近的一个院子里。我记得有一天晚饭后,我父亲站在院子里舒服地伸了个懒腰。然后他笑着对我说:"好,我们能在街上散步吗?"我能感觉到他的心情,他多么希望成为一个普通公民!

我父亲去世后,我经常认为我父亲是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做了很多工作,承担了国家的重任。我感到非常遗憾的是,他的许多事迹从史料中遗漏了。

退休后,我有很多事情要做。我需要收拾我父亲留下的财富。这些东西属于我,不属于我。我想让每个人都知道。

董亮,东吴彼最小的儿子

1945年生于延安,1969年下乡务农,现任广州中联房地产公司董事长。

在三个孩子中,我和父亲呆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我父亲可能不像我一样爱我的兄弟姐妹。他们的特权没有我的大。他们不能随便进出我父亲的办公室,但我可以在他办公室的地毯上打滚,甚至翻遍抽屉。我父亲曾经对我说,“上帝创造你是为了毁灭你。”我父亲很严肃,但是他很仁慈,不打人,甚至没有骂我。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无缘无故被监禁了两次。1966年12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我母亲从广州打了一个长途电话,说我父亲收到中央政府的通知,要求我投降。没有人向他父亲解释原因。

在姐姐的陪同下,我直奔公安部,去了北京市公安局“自首”。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囚犯生活。

当我被大批红卫兵“赦免”时,江青、陈伯达、谢富治在人民大会堂召见我们,说革命青年是可以犯错误的,我们欢迎他们改正错误。这批红卫兵包括“联动”和“西进”两组人。据说我不在其中。

1968年冬天,我父亲在广州疗养。为了让我父亲的生日更加热闹,我的家人一个接一个地聚集在广州。这时,由于“文化大革命”开始,招聘工作暂停了两年。我太兴奋了,以至于当我到达广州时,我缠着我妈妈,要她去军区带我去当兵。广州军区总是说研究和学习是因为我的眼睛不好。直到一个半月后,我才被告知我可以参军。

决定先坐张易云将军的车回北京处理一些事情。我不想坐火车回北京。我在同一个盒子里被两个人看着。我一下火车,就被他们铐上,塞进已经停在站台上的一辆车里,然后被带走了。和我一起旅行的姐姐和在站台上遇见我的哥哥都惊呆了,不知所措。

我姐姐说在这段时间里,我父亲写了许多关于我的诗。我父亲曾经对她说,“你哥哥会为我坐牢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进了两次监狱。为什么?我一直很困惑。林彪被杀,“四人帮”被抓了出来。我慢慢明白了。林彪、“四人帮”为了篡夺党和权力,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对我父亲来说,因为他无权扣押,他在精神上折磨他的父亲。他们逮捕我是为了迫使我父亲“跳出去”。只要他父亲“跳”,他就会被打倒。但他父亲只是无视林彪、“四人帮”。

“文化大革命”初期,我是北京第六中学的一名高中毕业生。当我出狱时,我的同学已经离开了学校。1968年12月,经过几天的认真考虑,我父母决定送我去农村。去乡下的前几天,我父亲和我谈了几次。他告诉我要准备好忍受困难。农村没有卫生纸,农民用石头擦屁股...我不知道我父亲怎么知道这么多。去了农村后,情况就是这样。

我离开学校时才24岁。出狱半年多后,我的健康状况很差。为了让我和女朋友能够互相照顾,我父亲希望我们结婚后能一起去。那时,我还是一名高中生。高中生结婚是没有先例的,学校也没有颁发证书。父亲说他将无照结婚。在这件事上,我非常钦佩我的父亲。那时他还是晚清学者,但没有封建思想的残余。他对婚姻的看法比现代人更清楚。我和妻子去乡下结婚了。

我在农村工作了十年,从普通成员到大队书记,到公社书记,再到县委副书记。三年来,我慢慢地升到了更高的水平。自从1973年我成为公社书记以来,我每年从事生产劳动约200天。我意识到只有和群众一起工作,我才能听到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感受。十年的农民经历为我一生积累了宝贵的财富。1979年,我离开农村回到北京,在农业机械部农业机械化服务公司工作。我没有一步一步地去大学,只是在干部学院做了企业管理的专业培训。后来,他从农业机械部调到康华公司,然后又调到海南...现在他正在广州做生意。

如果我父亲还活着,我相信他不会落后,会尊重我们自己的选择。

>>>>全文在线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抑或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编辑,是出于信息流通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