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年11月13日,康熙在北京西郊的长春花园去世。一代伟人的死亡往往意义重大。此外,他的继任者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篡位夺权之争之中。康熙的死真的有什么秘密吗?康熙去世那天发生了什么?
据《清神祖实录》记载,康熙皇帝本来身体不好,所以在长春院栽培。但13日凌晨2点左右,康熙皇帝的病情突然恶化,于是他立即命令主持南郊天坛仪式的皇帝的第四个儿子胤禛皇帝尽快赶来。
一个小时后,他把所有的王侯和卜君(清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北京驻军司令)的首领龙科多召集到御榻上,并公开宣布皇帝的第四个儿子胤禛将继承王位(此时,胤禛还没有到达长春院)。上午十点左右,胤禛从天坛赶到长春院,见到了康熙。晚上八点,康熙皇帝在长春院的卧室去世,享年68岁。
网络图
《清神祖实录》中的记载,虽然康熙皇帝去世那天的情况写得很清楚,但经过仔细推敲,仍有许多疑点。
首先,康熙从凌晨2点开始召见胤禛,当时胤禛人在天坛,距长春花园约20公里,来回骑快马需要两三个小时。为什么胤禛直到上午10点才到达长春花园,总共花了8个小时。还有什么比康熙的最后一个电话更重要的吗?
其次,康熙宣布胤禛继承王位,但胤禛本人不在场,这有点不合理。毕竟,康熙那时不会很快死去,他可以等到胤禛到来,同时向所有人宣布。
此外,康熙皇帝身边有许多重要的官员,但他为什么只召见行军的军队的领袖隆科多?这个朗科尔多恰好是胤禛的叔叔和胤禛最热情的支持者。
通过以上的怀疑,我们有理由相信《清圣祖实录》中关于康熙皇帝去世那一天的一些信息已经被人类篡改,只有后来的雍正帝胤禛有能力这样做。雍正想向世界隐瞒什么?
雍正即位后,人们对他继承王位的合法性有许多疑问。有人认为康熙根本没有留下遗诏。雍正与龙科多结盟,伪造康熙遗诏夺取皇位(现存康熙遗诏不是康熙的真本);有些人还认为康熙留下了遗诏,但其本意是将遗诏传给皇帝的第十四个儿子殷真,而雍正与龙科多合作篡改了遗诏,将“传第十四个儿子”改为“传第四个儿子”。
网络图
然而,康熙皇帝的遗诏是用满语、蒙古语和汉语写成的。在满语中,“宇”和“是”是完全不同的词,根本不能修饰。巧合的是,现存的两部满清康熙皇帝遗书都没有在继承人的描述中出现。
正是由于上述怀疑,雍正才想在清帝实录中提出不在场证明,以试图澄清他对夺取皇位的怀疑。然而,雍正的举动似乎越来越黑暗。
清代学者萧石在其个人笔记《永宪录》中记录了康熙皇帝的死讯。康熙皇帝13日去世后,卫兵将皇帝的遗体装进一辆皇家汽车,运回紫禁城。龙科多护送皇帝的第四个儿子胤禛回到紫禁城醒来。除了法令之外,其他王子不允许进入宫殿。接下来的六天里,首都的九个大门关闭了。
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当时在北京。他还在《清朝十三年》一书中描述了11月13日晚上的情况:“晚饭后,我在房间里和安杰洛神父聊天。我听到一种低沉而持续的声音,好像是夹杂着一些来自宫殿的声音。了解了这个国家的风俗,我立即锁上门,告诉我的同事要么皇帝死了,要么爆发了武装叛乱。我爬到我公寓的墙上,它位于一条主干道旁边。我惊讶地看到无数骑士没有互相交谈就向四面八方跑去。我终于听到我脚下的几个人说康熙皇帝去世了。后来,当我听说帝国医生断定皇帝患有不治之症时,他颁布了一项法令,任命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为王位继承人。”
网络图
从萧石和马国贤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康熙去世当晚北京的局势非常紧张。作为行军军队的首领,龙科多立即关闭了九个大门,并派出军队执行戒严令,直到雍正于11月20日登基。所有这些精心的安排显然不可能在一瞬间完成。这说明雍正在接到康熙的紧急电话后,并没有急着去长春院。因为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控制整个城市的局势。当然,也有可能雍正首先去了长春院,因为康熙帝只是在那晚因病去世的,雍正和龙科多有一整天的时间做周密的安排。
至于康熙是否将王位传给雍正,这个谜似乎从来没有真正的答案。但是就当时的形势而言,除了雍正,没有哪个王子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因为整个首都已经在雍正和龙科多手中。事实上,在北京所有的王子中,只有雍正是最有资格的王位继承人。还有一个康熙非常喜欢的银贞王子,他当时还在西北打仗。因此,雍正最终登基成为皇帝,这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康熙在他最喜欢的长春花园去世了,那一定是他去世前很久就感觉到的。然而,今天的长春花园早已被毁,康熙皇帝欣赏的风景也不复存在。后来人们对他的猜测可能是无穷无尽的,他的旅程在花园里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