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是日本资产阶级在19世纪中后期发起的一场大规模现代化运动。这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它结束了长达260多年的封建德川时代,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保持了民族独立(“完全独立比日本更加独特”),成为第一个与欧美列强步调一致的亚洲国家,并成为东方耀眼的“彗星”。明治维新的成功被誉为“世界奇迹”。
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是两个亚洲邻国现代化的真正较量。结果是众所周知的,其原因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一种流行的观点是,伊藤博文等人领导的有远大理想的日本人民放眼世界,建立宪政是改革成功的关键,而中国恰恰相反。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还说,李鸿章“不了解人民的原则、世界的大趋势和政府的起源”。
那么,日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一、外部因素:
1.良好的国际环境。当时,中国等亚洲各族人民反对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方兴未艾,遏制和削弱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对日本的侵略和干涉。当时,美国国内正忙于内战。德国和意大利正处于统一的高潮。俄罗斯也在进行农奴制改革。与此同时,他们对日本的政策不同,他们没有达成协议。此外,西方列强与日本封建势力的勾结仍然不深。明治维新时,所有这些都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2.西方科学技术的影响加快了改革的成功步伐。早在幕府末期,日本西南部就通过长崎港与荷兰保持贸易关系。通过对荷兰人的介绍,一些知识分子学习了西方科学技术,了解了世界政治形势,研究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思想,提出了模仿荷兰制度的日本社会改革的政治主张。这些局域网科学家的改革主张对后来的明治维新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内部因素:
1。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日本文化(易于接受外国文化的民族性格)
与海洋隔绝给日本带来的最重要影响之一是岛屿文化特有的一种孤独感。岛国都感到孤独,欧洲的英国也是如此。然而,英国自古以来就与欧洲大陆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并得到了欧洲大陆各国的承认。因此,它的孤独感要弱得多。然而,“日本与亚洲大陆的隔离程度远远超过英国与欧洲大陆的隔离程度”,因此感到更加孤独。
海洋周围的隔绝和孤立不仅使日本民族内向,而且“对外部刺激非常敏感”(另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因地而异。除了沿海和河边的一些地区,其他地方的交通通常都很困难。因此,即使外国势力发动侵略战争,甚至夺取首都,各省内部仍然安全,很少引起与敌人联合的共同想法。由于地理上的差距,整个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与两国相比,很明显,在中国开展全国性的自我完善运动要比在日本推进同样的运动困难得多。(日本是一个岛国,对海洋另一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新鲜。此时,日本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冒险和探索的精神,一种打破孤立和孤独的意图,以及一种向外看的倾向,因为它已经被孤立太久太深了。
这个岛国相对较小,其自然局限(自然环境多灾多难),其文化历史的短期性和外向性深深震撼了日本人的心灵,影响了日本民族。日本民族的心态首先包含对自然力量无能为力的宿命论,以及幻灭、沮丧和危机。然而,压迫感和危机感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以及选择和适应的能力。幻灭和孤独培养了他们关注现实和及时欣赏音乐的特点,以及他们拓展视野的要求和努力。简而言之,日本民族不仅承认命运的存在,而且还努力与之斗争。
日本要感谢海洋,它给了日本现代化的机会(海洋使日本完全独立于中国的对外秩序)。历史上,中国曾几次成功地在中国建立了一个覆盖整个东亚甚至周边地区的礼仪和治理体系,但日本并未完全纳入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近代以前海洋的巨大屏障功能,它阻止了中国的力量投射到日本。)假设中日之间没有海上屏障,日本无法逃脱中日制度和朝贡制度。日本不会有独特而成功的现代化道路。
日本文化:日本对传统的负担很轻。日本在历史上一直是文化的输入者,并且有模仿其他文化的悠久传统。当它“由大变新”时,它从中国引进了大量的人物、制度、宗教、礼仪和商业技能。近代,它从中国转向西方,向在各个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的西方国家学习。这真的是很自然的事。日本文化中的“自卑情结”与中国文化中的“优越感”形成鲜明对比。(再看看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负担太重了。因为中国文化有自己完善的体系,几千年来它已经成为东亚文明的唯一中心。由于历史悠久,中国对过去传统的负担极其沉重。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改变航向,并成功适应新的现代欧洲环境。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正统,结构精巧,意境优美。因此,中国文化在其长期发展中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自尊和自大感,并且不容易发现或意识到自身文化体系的不足。此外,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文化出口国。不容易承认现代西方文化在某些方面或整体上是优越的。)
2。蓝雪运动的启示
在社会变革和革命之前,西欧国家将会有一场意识形态解放运动(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日本也很接近它。明治维新前,还有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即蓝雪运动。
所谓蓝雪是指日本在与荷兰人进行贸易或接触后,从荷兰书籍和百科全书中刻意挖掘出来的西方现代科学知识和知识。它涉及医学、军事、冶金、地理、天文学和其他学科。蓝雪在16世纪开始接触西方文明,并在19世纪下半叶逐渐达到顶峰。蓝雪的发展为明治维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其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日本人改变了他们的地理和世界观。这一变化使日本能够按照当时的国际秩序和惯例冷静地处理外交事务。其次,日本文化价值观的转变。日本人开始意识到传统东方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价值观开始向西方和现代化转变,这一点以医学的变化为突出。最终结果是“和昏蔡阳”取代了“和昏韩彩”,这一思想逐渐普及。第三,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意识的觉醒。由于西方的影响和以外国研究为主体的启蒙运动的影响,日本建立像大英帝国那样的国家体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此,许多战士和知识分子愿意为此付出一切,这是当代中国文人无法比拟的。
3。武士阶层的角色
明治维新的领导人是资产阶级下层武士。甚至所谓的“知识分子”也是狂热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和有着远大抱负的政治活动家,他们接受或部分接受资产阶级的思想。他们主要来自下层武士或武士知识分子。他们有武士的传统价值观,如忠诚、尽职、勇气和荣誉。同时,在外国研究和现代西方文明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他们萌发了一些现代西方思想。他们传播变革的理念,培养改革者。其中最著名的是熟悉中外研究的吉田松阴和他的老师左九香山。他们的学生包括明治时代的领袖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明治维新的三位设计师之一高良基,以及长崎三藩市极端分子高杉信崎和哈萨克族的领袖。他们在明治维新及其后的日本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知识分子”有一个现代西方强国的愿景和让日本成为世界强国的雄心。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掌握了用现代西方先进武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武装力量。
德川时代结束时,日本能够涌现出一批兼具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以及世界观和现代政治思想的人才,这是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之一。(你能想象,如果没有“三位杰出的改革者”,现代日本会走向何方吗?)
4。日本社会制度的独特框架
与土地制度相对应的木范制度使日本大名有了从德川幕府半独立的传统。因此,长崎和相扑等。可以违背幕府的意志向西方学习科学、文化和军事技术,从而成为反对幕府的基地。
中国是一个封建制度十分发达的国家。社会内部结构相对稳定,有很强的调节社会矛盾的机制。然而,日本不是。与中国相比,日本封建制度的发展明显不足。日本是一个封建君主国家,反对幕府的附庸国的存在使“智者能够依靠”,这是幕布运动和明治维新胜利的重要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作为一种独特的现代化方式,其成功是内外因素复杂结合的结果。除了上述四个因素,还有历史传统、政治经济结构、幕府腐败统治、人民的作用、有利的国际环境等等。
(补充另一个问题)明治维新的成功意味着它为日本实现了富裕的强兵国家。明治维新确实加强了日本,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成功指的是现代化转型,指的是日本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经济上成熟市场经济的建立,政治上民主政治的建立,那么明治维新在这方面显然是不成功的。明治维新后,虽然有几年相对民主的时代,也就是所谓的大政治民主,也就是昭和明治维新前后的几年,日本相对来说是最开放、最自由的社会,它很快就过去了,日本很快就变成了专制、法西斯和军国主义,导致了随之而来的军事独裁和法西斯军国主义。因此,成败只是不同方面分析的结果。但是我们必须确保改革是成功的改革,只要它能使国家繁荣和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