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陈独秀晚年嫁给了29岁的上海女工潘兰珍。根据《陈独秀与妓女的邂逅》一文,陈独秀的堂弟蒲清泉曾回忆说,陈独秀入狱时,他脱下衣服,脱下衣服与前来探望他的潘兰珍发生性关系,尽管公众视而不见。为此,典狱长要求蒲清泉派人告诉陈独秀要“爱自己”
陈独秀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时期出现的风云人物。然而,在他63年的沉浮、沉浮和传奇人生旅途中,不仅他右倾的政治立场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他无法忍受的私生活也受到了批评。
历史上,陈独秀有许多辉煌的名片,如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最高领导人。毛泽东还任命他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然而,根据相关记录,陈独秀并没有在1919年5月4日积极演出,也不可能出现在天安门广场。当时,他正处于职业生涯的低谷,社交媒体上关于他“因争风而抓妓女下半身”的舆论也很受欢迎。胡适甚至认为,北京大学在3月26日晚上的会议上决定放弃陈独秀是他左倾思想和建立共产党的主要原因。
根据陈独秀的《石安自传》,他的叛逆性格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祖父就受到了斥责,“将来长大后,他一定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残强盗。这对他的家人来说真是不幸。”政治和女人是他一生中最喜欢的东西。早年进门后,他就嫁给了高小兰。然而,这两个人性格迥异,几乎没有共同语言。陈独秀后来和高小兰的妹妹高俊曼住在一起,最终断绝了和高小兰的爱情。他们生的三个儿子对陈独秀也很久没有了解了。后来,高俊曼的结局并不比他姐姐好。因为陈独秀找到了另一份新欢,两人最终不得不分道扬镳。陈独秀挑起混乱并放弃了,这受到了父母的强烈批评。
陈独秀晚年嫁给了29岁的上海工人潘兰珍。根据《陈独秀与妓女的邂逅》一文,陈独秀的表弟蒲清泉曾回忆说,当陈独秀在监狱里,在公共场合,他仍然在监狱里,不管公众的眼光如何,他与前来探望他的潘兰珍有着很大的暧昧关系。为此,典狱长要求蒲清泉派人告诉陈独秀要“爱自己”
陈独秀当中共中央总书记时失踪了一个月。每个人都认为他是被“反动派”秘密处决的。《中华民国日报》也发表了《寻找你》。陈独秀后来解释说他生病住院了,但事实是他和他的新情人石智英去度蜜月了。因此,陈独秀爱女性甚于爱政治。
陈独秀在安徽爱国会时,在言传身教草案中明确表示“戒菸、嫖娼、赌博等一切嗜好”。他在北京大学时,也是“道德促进协会”的成员。他的戒律还包括“不嫖娼”的要求。然而,这些并没有妨碍陈独秀进出北京的八大胡同。1919年初,卖淫引起的骚乱在首都广泛传播。不仅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国会议员也借此机会弹劾蔡元培和教育部长傅增湘。就连最初推荐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的唐赫尔和沈尹默也敦促实施制裁。
五四运动爆发前40天,即1919年3月26日晚,蔡元培等人在唐二河家中举行了一次小型会议,会议于晚上12点结束。唐赫尔是北京医学院前院长、北京医科大学前校长、中华民国医学会创始主席。他做了一个重要的演讲。根据唐·赫尔写给胡适的信,他谴责陈独秀的“不良个人道德”:“与北京大学的所有学生同床共枕,吃醋,某个绅士挖出妓女的下半身来发泄他的愤怒,当时他正试图传递这件事,以便成为大学的榜样。”蔡元培不愿把陈独秀放在心上。最终,他实际上给了当时的首席意见领袖面子,废除了高级制度,设立了学务办公室,这自然解除了陈独秀的文科高级职务。陈独秀甚至还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学校只给了他一年的假期。
陈独秀从此对唐·赫尔怀恨在心。他们偶然相遇,陈独秀“从北向南怒目而视”。许多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大师级运动员,如胡士铎,将这一事件视为反动保守势力对进步人士的诽谤。事实上,沈尹默是《新青年》的编辑,唐赫尔是联盟会的元老。从任何意义上说,这两种力量都不是保守势力。从陈独秀北京大学文科高年级学生的推荐可以看出,双方之间没有宿怨。如果这真的是侮辱,陈独秀怎么会沦落到自由派主导的北京大学这样一个尘土飞扬的地方呢?
对妓女妒忌的狂热在北京九个城市引起了轰动,并对陈独秀造成了巨大打击。一向攻击传统道德文化,不遗余力,言辞激烈的陈独秀,此后多次撰文驳斥谣言,说他不是“废德、废恨、废孝”。1919年6月,陈独秀从家乡安徽回到北京,在新世界商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时被捕。
与陈独秀一起在新世界散发传单的高韩毅在一篇题为《李大钊同志护送陈独秀脱险》的文章中回忆道当时,警察局长吴炳祥来自安徽,他仍然认为陈独秀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学者。此后,安徽的几个老顽固派,如马同波、姚永普和姚顾雍,都以书面形式要求保释。吴炳祥也出卖了自己的个人感情,释放了陈独秀。"
从陈独秀几乎一致支持逮捕和监禁他来看,时代舆论场已经形成,他很可能已经走出卖淫丑闻,重新站在统治国家的第一线。教学岗位还在。北京大学计划给他“编译国家历史博物馆”的职位,但他没有回来。
陈独秀在卖淫丑闻判决前就表达了对共产主义的向往。他在4月6日出版的《每周评论》(Weekly Review)中表示:“欧洲国家的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变得非常流行。俄罗斯、德国和匈牙利也成为共产主义世界。我担心这种气氛很快就会蔓延到东方。”两周之后,他认为“20世纪俄罗斯的社会革命”将被后来的历史学家“视为人类社会变革和进化的关键”。然而,他仍然热爱政治和女人,直到晚年,他被他建立的政党解雇,死于孤独和贫穷。
数陈独秀的几个妻子
在他63年的人生旅途中,有4个女人陪伴着他,直到他去世。
第一名:大众媒体即将结婚的高大中
1896年,17岁的陈独秀被录取为学者。这所初中前途光明,许多显赫的家庭都在和他的家人争夺婚姻。在他的母亲和叔叔陈希凡做出决定后,他与当时安徽省最高统帅部副司令员高邓柯的女儿高大中结婚。
高大中比陈独秀大3岁。他五官端正,体态端庄,举止大方开朗,是个好家庭成员。陈独秀于1897年去南京参加课外考试,但考试不及格。那年八月,他回家嫁给了高大中。
这是一场很好的比赛,但是他们的感觉很正常。大约10年后,高大中生下了3男2女。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增多和繁重的家务负担使脾气暴躁、固执己见的高层公众不断唠叨甚至互相咒骂,使陈独秀无法忍受。陈独秀是一个个性自由、思想激进、敢于挑战传统的人。然而,上层阶级没有文化和保守的思想。这两个人没有共同语言,所以他们经常吵架。例如,当陈独秀想剪辫子时,她坚决反对,称他为洋鬼子。陈独秀打算去日本学习。她不仅尽力阻止他,还把为出国留学筹集的资金藏了起来,加深了两者之间的裂痕,导致冲突不断爆发。即使在高大中怀上第五个孩子的时候,陈独秀已经改变了主意,夫妻关系只是名义上的。从那以后,高大忠一直住在陈家的房间空,恪守女性道德,养育子女,孝敬公公婆婆,过着禁欲的生活。
第二名:鸠山喜鹊巢[/s2的高俊曼/]
高俊曼,又名高萧中,是高大中的妹妹。她比她姐姐整整小10岁。高俊曼生来美丽、聪明、贤惠,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喜爱。他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型女性。
高俊曼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时,经常阅读陈独秀的文章。她崇拜她姐夫的才华和勇气。她经常在同学面前谈论他,并为他感到骄傲。由于陈独秀与上流社会的不和,他很少与上流社会接触,但他特别尊敬这位才华横溢、美丽动人的阿姨。高俊曼热爱文学,经常去姐夫家征求意见,陈独秀则热情地辅导他。由于他们的亲密关系和陈独秀的人格魅力,他们的感情日益加深,从血缘演变为爱情。
1910年,陈独秀和高俊曼实际上公开同居,然后宣布他们将正式结婚。高大中对丈夫和姐姐的越轨行为很生气,但他无能为力。父母双方都感到痛苦和无助,诅咒这个叛逆的女儿侮辱了家庭。陈独秀与高俊曼私奔到杭州和上海,在那里他幸福地生活在一起。1916年12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请陈独秀为大学文科学长。高俊曼去了北京,大大方方地成了陈教授的妻子。
陈独秀和高俊曼从1910年到1925年共生活了15年。这段时间也是陈独秀最紧张、最忙碌的一生,有着最大的成就和贡献。他参加了辛亥革命和第二次革命,从五四运动的统帅到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高俊曼不仅是他生活中的伴侣,也是他事业中的支持者和助手。她帮助编辑出版杂志《新青年年》(New Youth Year),接待并联系革命同志,报道陈独秀的革命活动,从狱中救出陈独秀,甚至与他一起被捕入狱。她和陈独秀同甘共苦,生与死,历尽艰辛。
艰难而紧张的生活让高俊曼筋疲力尽,他的肺结核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然而,自1922年以来,两人的感情逐渐冷却,陈独秀也逐渐疏远了美。无奈之下,高俊曼于1925年带着儿子和女儿搬到了南京。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孤独的高俊曼也在重复他姐姐的情况。
第三名:石智英,美丽的年轻女医生
1925年冬天,陈独秀的胃病又发作了。他来到上海的一家私立医院接受治疗。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医生接待了他。
她的名字叫石智英,是上海医科大学毕业的尖子生。她不仅擅长医术,而且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她向他解释说,你可能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良,消化不良引起胃病。只要治疗及时,注意休息,就不会有大问题。
陈独秀听从石智英的指示,专注于她可爱美丽的形象。现在,我不禁看到,这一幕和十年前高俊曼面对一篇诗稿时的情景不一样了。他被感动了。从那以后,他每天都去看施医生,得知她仍然是一个未婚女子。因此,他非常“战略性地”向对方透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陈独秀和石智英不禁大吃一惊。她前面的病人原来是他。她很高兴她命中注定会遇到这位仰慕者。他讲了很多,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势,谈到了社会变革的趋势,这使石智英大开眼界,获得了很多知识,并深深钦佩这位风云人物。
在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下,密切接触导致了“病人”和医生情绪的质的变化。从那以后,陈独秀一天没见她就坐立不安。同样,石智英一天都不能见他,也不能放弃。他们不能分开,很快就在医院附近租了一所房子,过着“夫妻”生活。然后,他们优雅地去杭州、扬州等地“度蜜月”。
陈独秀的“失踪”引起了党组织的关注。他派人到处搜查,但没有找到任何地方。他不得不在上海《中华民国日报》上发表《寻找你》。陈独秀看了报纸,从扬州发回一份电报,说“当你出去治病时,情况开始好转,你可以把疾病当作正在发生一样对待”。
1927年革命失败后,陈独秀住在武昌。在中共“八·七”会议上,他被免去总书记职务。随着陈独秀的倒台,石智英此时离开了他,并在上海与另一个男人结婚。他们的“夫妻”生活只持续了14个月。
第四名:潘兰珍·[/S2/]
陈独秀退位后,回到上海,以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住在李咏租界。这一天,陈独秀的胃病又犯了。他正要去医院看医生,不小心摔倒在巷子里。刚下班回来的潘兰珍看见了他。她迅速把他扶进房间,然后陪他去医院。一连几天,她都在煮汤和煎药来照顾他。从未康复的陈独秀非常感激能遇到这样一个好人。
从那以后,他们一直保持着频繁的联系。因为他们是近邻,所以没有约束。陈独秀教她读书写字,而潘兰珍经常买好食物和饮料,让他在家吃饭。过了很久,潘兰珍,如花似玉,爱上了比他父亲大的老人。邻居徐大姐出面媒人后,这对老夫妻终于在1930年结婚,后来生了一个女儿,名叫陈凤贤。
1932年10月,陈独秀被上海国民党当局逮捕,并被送往南京虎山模范监狱关押。审判后,他被判处13年监禁。直到报纸出版后,潘兰珍才知道他的丈夫是陈独秀。
陈独秀在狱中,他知道自己是政治罪犯。他身体不好。他在监狱里,生死未卜。然而,潘兰珍比她年轻20多岁。她这辈子不会成为受害者吗?所以他在监狱里写了一封信,告诉她不要等他,并敦促她再婚。潘兰珍没有这样做。她说如果我在这个时候离开他,对他来说太难了。既然我们是夫妻,我们将在一起生活和死去。
潘兰珍立即辞掉工作,把女儿送到南通的娘家,来到南京,在虎山附近租了一栋私人房子,靠给妇女打零工谋生,并照顾陈独秀的监狱生活。1937年8月,陈独秀入狱仅五年就提前获释。
陈独秀出狱后,他可怜的僚机倒下了,无处可住。他不得不把潘兰珍带到武汉,然后来到重庆,投靠他的密友邓仲春的家人。后来,他还接管了他的第三个儿子陈松年的家庭。几个人一起住在拥挤的房子里,这不方便,所以陈独秀搬到江津县五局镇石阡村。在这里练习书法,认识老朋友,在业余时间翻译一些手稿。虽然生活很贫穷,但也很平静。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因病去世。正是这个年轻聪明的潘兰珍陪伴着他度过了63岁的人生。